首页
枇杷山公园简介 一、历史沿革 枇杷山公园历史沿革久远,曾是国民政府四川省政府主席王陵基的私家宅院——“王园”。重庆解放后,市委接管作为机关驻地,1955年市委机关搬迁,由市公用局接管辟为公园,并于同年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公园先后接待了朱德、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越南总理、柬埔寨首相等国际友人,是中国历史名园。1987年,由市园林事业管理局移交给渝中区政府,实行市级公园区级管理模式。2003年、2011年,公园先后被重庆市政府命名为“规范化管理二级达标公园”、“规范化管理一级达标公园”。2007年10月1日免费向市民开放,同年被重庆市环保局命名为“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示范景区”。历经岁月沧桑,园区公共服务环境及配套设施日渐陈旧、老化,亟待提档升级整合修缮。 二、自然环境 枇杷山的得名,来源于三个传说:一说是此山山形像中国古典乐器琵琶;一说是古时有一个善弹会唱的琵琶女,因思念远走他乡的恋人,常在山头抚琴弹唱,其声凄婉,令人同情,天长日久,此山被人们称作琵琶山(与枇杷山谐音);一说山上曾遍植枇杷树。枇杷山公园是人烟稠密的市中心的一块绿色宝地,园内有植物100余种,被人们形象地称作“市中心的肺叶”。园内山峦叠嶂、绿树成荫,小径通幽、错落有致,古树参天、竹林茂密,鸟语花香、晨雾缭绕,旷似人间仙境,是一座观赏山城夜色、俯瞰两江胜景、消暑纳凉的山地公园。有红星亭、阜园、盆景园、迎翠廊等主要游览景区。 红星亭——屹立于枇杷山主景区制高点,亭呈八角形,为亭台建筑,重檐复宇,翼角飞恽,甚为巍峨壮观。因地势高峻,可俯视两江及渝中半岛,初名“两江亭”,后以亭顶红星缀顶,乃易名“红星亭”。该亭是传统观赏山城风光的最佳处,白天凭台远眺,四周山峦起伏,绵延委蛇;两江迂回曲折,蜿蜒东去;依栏远眺,高楼林立,蔓延不断,一派都市风光;入夜,伫立亭台,举止凝望,璀璨繁星,万家灯火,交相辉映,尽收眼底,融成星和灯的海洋,彷佛置身星汉之旅,遨游太空之感。1984年熊炬所作红星亭楹联(曾荣获重庆名胜征联一等奖并被选入《中国名胜名联大观》):枇杷山头,听两江流水唱不尽古今豪情,蔓子悲歌,玉珍遗恨,邹容亮节,闇公壮志,更高吟一曲沁园春,响彻寰宇;红星亭畔,看万家灯火交映南北风光,龙门皓月,海棠烟雨,峨岭秀色,嘉陵夕照,还联缀千串夜明珠,辉耀长空。 阜园——位于公园山脊中部红星亭东侧,因其地形凸兀,高出亭坝地面2.5米,呈山阜形,故名“阜”园。其间设有双亭、单亭、长廊、小池及假石山区。“阜园”以小巧玲珑的亭廊,丰富的植物,曲径通幽的布道,自然曲折的水体叠石,形成具有园林情趣的景区。中层台地竹影斑驳的小径,高低错落的长廊,东侧的双亭与西南隅的单亭遥相呼应;四季常青的小叶榕,黄葛树与亭亭玉立的广玉兰、鱼木、紫薇林配置有序。从早春二月艳丽的山茶花,三月如烟似雾的海棠花,四、五月如海如潮的杜鹃花相继绽放,置身于花丛林间、鸟语花香,令人陶醉和流连忘返。 盆景园——在阜园东部出口处,建于1956年11月,是重庆市公园中最早建成的盆景专类园,面积365.44㎡,园内建有花坛6个,盆景陈列台8个,水池1个。建成时拥有各类盆景、盆栽1010盆。是我园传统盆花配置园,我园在历次参加市级盆花展、插花艺术节中获奖的作品都出自于此处。 六角亭——又称半山亭,位于罗家湾大门至红星亭主景区的半山腰公路旁,为适应运动休闲型公园打造,原有砖木结构的六角亭因年久失修已拆除,现辟为露天羽毛球场,供市民及游客运动健身。 迎翠廊——在六角亭附近,为廊架建筑,廊分上下两层,内设桌、椅,供游人登临小憩,俯视街景。 三、管理现状 公园占地面积5.62公顷,绿化覆盖率达70.54%,园内有红星亭、阜园、盆景园、迎翠廊等主要游览景区,有植物100余种,被人们形象地称作“市中心的肺叶”。公园下设绿化业务股、经营后勤服务股、治安综合管理股、行政办公室。现有在职职工33人,其中职员12人,专业技术人员10人,工勤人员11人,大专以上学历22人;退休职工49人。1987年由市下放区管理之前,作为公益一类管理公园属全额事业单位,现为公益二类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4 09:10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