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宫景区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西北部,距市中心约五公里处的卧云山南麓,占地面积741.06亩。气候属暖温与寒温带过渡的东亚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温差大,夏季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景区内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燕长城贯穿于风景区的始终,将景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京、晋、冀、蒙风景旅游线上的重要风景区。
二、历史沿革
水母宫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水母宫”之名因水而得。水母宫背后的卧云山,山势巍峨,树木茏葱,山头白云缭绕,一派肃静幽静。山下有一清泉出石洞而奔涌,水流清澈甘美,终年不涸,被称之为“大水泉”。水母宫就建在大水泉之上。根据神话传说,该泉是水母娘娘路经卧云山时,渴极思饮,指地为泉而成的。
过去,张家口是远近闻名的“塞外皮都”,口皮,口羔誉满全国,名扬国际市场。水母宫是张家口皮都形成和兴旺的见证。张家口历来为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贸易互市的重要场所,特别是清雍正年间以后,张家口成为张库(张家口一内蒙库伦城今乌兰巴托)大道的贸易集散地。张库大道的繁荣使张家口成为我国最大的毛皮集散地,被称为“皮都”。大量的毛皮在张家口加工鞣制,必须有充足的优质水于是人们发现了卧云山下的这股泉水。皮商们以泉水制皮,质量甚佳,使“口皮”名扬天下,获利颇厚。于是,为念水母娘娘留泉之恩,集资在水泉之上用石修建了这座“水母行宫”。
“水母宫”经过二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沿革,现己发展成张家口久负盛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园内建有冯玉祥将军别墅,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小动物园等。景区山上奇峰怪石引得游人留连忘返,如石老汉峰,老虎头等,更有蜿蜒曲折的古长城盘踞其间。水母宫景区植物种类较丰富,长势良好,乔、木达120余种,是理想的避暑胜地,民国时被称为省立森林公园。现今,这里已成为人们休闲游玩儿的好去处,也是名人名家来张家口的必去之处。
三、自然概况
此景区地处市郊西太平山主脉西端,山脉东低西高,各支脉纵横交错,蜿蜒起伏,呈网状分布,沟壑纵横,坡向阴阳各半。山峰顶部有的怪石林立,有的孤石独居。卧云山峰海拔高达1102米,山麓下部最低处海拔862米,高差达240米,地形变化较大。
岩石结构以玄武岩居多,石灰岩次之,表土层多为风化层石砾壤土,土层厚度、山上部位阳坡0—5厘米,阴坡5—15厘米;山麓下部多为冲击性黄土和石砾砂砾土。厚度多在100厘米以上,有的达数米或十多米以上。
植被率,初水母宫景区较高,达到70%-80%外,其它各景区的阳坡面仅有15%,阴坡面达60%-70%。植物品种:人工种植树木有30多个品种;野生乔灌木达百余种。主要乔木树种为松、柏、衫、银杏和杨、柳、榆、槐、枫等;主要灌木为丁香、榆叶梅、珍珠梅、玫瑰、刺梅等。
四、人文资源
景区内,山峰层叠,蜿蜒起伏,燕长城、烽火台,永丰堡城廊遗迹、白龙洞、冯玉祥故居、吉鸿昌纪念馆,水母娘娘庙等人文景观,通过山势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从选址、相地、建筑形式,还是依山就势,巧妙布局,各景点均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及文化内涵。
水母宫是族群式寺庙建筑。水母娘娘庙为寺院中主体建筑,它背靠“鹅头涯”与“鸭咀谷”相峙处,座西北朝东南,为前出廊五脊硬山清式青砖灰瓦建筑形式。庙内水母神像高5.6尺,慈眉善目,清秀俊逸,神貌与太原晋祠中的塑像有异曲同工之妙!两壁墙面彩绘“出宫行雨”与“降妖回宫”两幅群体画面,人物生动逼真,情景动人。庙前3米处崖边上建一影壁与反弧形砖栏墙相交,影壁中上方刻有“水母宫”三字,两侧“有求”、“必应”四字对应而出,道出水母娘娘乐善好施的人物性格。在主庙南北两侧建有卷棚式配殿和抱夏亭,与山门连接而成寺院。
嶙峋的卧云山主峰叫“老虎头”,其山腰有个白龙洞,为自然溶洞,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设指挥部于洞内,指挥抗日同盟军与日寇奋勇作战。南部山腰上东西两座大厅掩映于绿荫之中,东大厅为冯玉祥公馆,西大厅为吉鸿昌纪念馆,两馆中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及两位抗日将领的生前用品。2005年省委宣传部,市委市政府共同出资重新修缮了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并将此设立为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次峰上的“石老汉”与“树儿山”等典故性的自然景观,极大地丰富了景区内容。“石老汉”峰形似老人偎坐山峰,郭沫若同志曾赋诗抒发感受自然美的情怀。“树儿山”是有一颗一百八十余年的古榆树得名,荫映甚远,游人登山至此,即可驻足小憩,还可俯瞰水母宫全景,可使人产生“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景区西部山脚下,为纪念当年的死难烈士,教育子孙后代牢记历史,建有“中日友好林”。现已颇具规模,松柏葱郁,碧桃烂漫,时刻提醒中日民众,要爱护和平。
对景区的规划我们坚持以古文化为前提,以绿化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分期建设,合理开发,扩大景区容量,增强服务设施,逐步改造完善。使其成为一个有独特景观,游览内容丰实,接待服务周到,环境优美的著名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