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白鹭洲·厦门筼筜书院】弘扬国学不能停留在概念 圣贤之道要落实到教育中
日期:2015-12-07 10:12  点击:660

本报讯 (文/记者 林晓云 通讯员 柯虹 图/何松青)当下应该如何弘扬国学?如何让传统重新在当代社会落地生根?上周末,第七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在筼筜书院举行,来自海峡两岸以及
韩国德国的百余位学者齐聚一堂,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开幕式上,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厦门市政协副主席潘世建、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陈鼓应等充分肯定了筼筜书院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以及当代国学传播中的贡献。潘世建说,筼筜书院把白鹭洲的自然美景与国学文化做了天人合一的完美结合,并将国学与建筑、国学高端论坛与民众普及结合,举办了很多国学班、国学讲座,让国学真正走进民众生活,把国学文化传递给孩子们,让传统能够在今天的民众生活中重新落地生根。

  本届论坛参会的学者中,既有全国政协常委、著名学者葛剑雄,著名学者、易学大家、华夏易道研究院马宝善等大陆学者,也有朱熹第二十六代孙朱高正以及代表台湾“中研院”与会的台湾学者们,更有来自韩国的国际汉学家崔英辰教授等。

  88岁高龄的张岂之教授因故未能亲临现场,但托人带来书面发言稿,阐述“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认为“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精神以会通为主,诸子百家立论不同,但也有彼此相通的地方,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对当代中国处理国际事务提供了智慧。

  开幕式后,多位学者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其中,华夏易道国际研究院院长马宝善反思国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困惑,提出在当代弘扬国学要有新思维,并阐述了他提出的新“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荀子》是新四书,而《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论语》《孙子兵法》为新五经。

  主题演讲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原台湾大学教授陈鼓应:

  不仅要有文献课程,还要有仪式学习

  我们把旧的东西扔得差不多了,希望对传统的东西有所保留,一门学术的发展和一个社会的动力全靠年轻人,我们承担了“为往圣继绝学”的重要使命。筼筜书院在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做得很好。

  除了文献课程之外,书院还要有仪式学习,如礼节课、音乐演奏课、乡饮酒礼。书院适合办这种形式的活动。我每年来参加国学论坛,已有五六年了,也迷上了筼筜书院,绿草、碧水、白鹭,现代书院可以置身如此之境,本身就代表了文化。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

  弘扬传统文化,必须对当下的问题提出思考和解决方案

  今天要弘扬传统文化,就必须对传统文化做出深层次解释,必须对当下的问题提出思考和解决方案。如孝道,我们这些年只是做了一些形式化工作,穿汉服、作揖行礼,没有把握住本质。我认为孝的本质应该是保证家族、民族、国家的延续。

  背过《弟子规》的小孩仍然没有规矩,大学生的人格缺失严重,社会上有些“坏老人”让“扶不扶”成为难题等,也让人看到弘扬国学并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上,要把圣贤之道落实到教育之中。在这一过程中,书院作为弘扬国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必将承担起重大的社会历史责任。

  台湾“中国哲学会”理事长朱建民:

  文化不能照搬古代,要让传统重新落地生根

  文化必须落地生根,才具有生命力。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古代,必须考虑到时代背景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重新落地生根做出调整。

  一门学问只有跟当地文化相结合,才能发挥它在社会中的生命力。今天的社会人伦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把古代的伦常落实到今天的生活,是需要思考和变化的,不能简单照搬。

  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朱高正:

  应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国际秩序发展的借鉴意义

  人格不是靠建构的,是需要熏陶和培养的。我们讲经典载道,但是对老百姓(603883,股吧)不能说“内圣外王”,可以说“修己治人”。中国文化讲究生生之德,讲究仁义礼智信,这点对国际秩序的发展会很有借鉴意义,所以应该正视传统文化,挖掘可贵宝藏。

  今年是筼筜书院成立的第八年,等到十年有成之时,希望大陆和台湾的书院能一起合作,把文化带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链接

  海峡两岸国学论坛

  已成国学活动品牌

  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已成功举办七届,成为海峡两岸的国学活动品牌,筼筜书院也成为中国现代书院发展的良好典范。每年秋季的论坛之约,成为两岸以及国际大儒们的年度国学盛会,也是两岸传统文化领域最具权威与影响力的论坛之一。

  海峡两岸国学论坛曾被国台办特批为两岸重点文化交流项目,自2009年起每年举办一届,每年参与的两岸学者达百余人,甚至有来自德国、比利时、伊朗等国家的汉学家出席。论坛举办期间,主办方邀请名家举办多场公益讲座,面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9/20 22:47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