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筼筜书院大讲堂】——刘海峰、陈侣白 (1)
日期:2014-11-20 16:50  点击:1318
  【筼筜书院公益讲座】
  时间:2014年11月1日晚7:30-9:00
  讲座题目:《吟诵艺术之美》
  主讲:陈侣白(诗人、歌词作家、吟诵艺术家、编审)
  地点:筼筜书院讲堂
  2014年11月1日晚7:30,【筼筜书院公益讲座】邀请诗人、吟诵艺术家陈侣白先生讲座《吟诵艺术之美》,有150位市民前来感受吟诵之美。
  对陈侣白先生而言,文学与音乐是他生活的第一需要,创作与吟诵是他事业的重要寄托,美是他毕生的追求,吟诵流派他是唯美派。陈先生从吟诵的学理开始讲起:吟诵是什么?与朗诵、与一般的歌曲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独特的优越性?诗词吟诵是国学中最美的部分,是文学与音乐高度结合产生的宁馨儿。陈先生还通过现场的吟诵表演,分别以普通话介绍七言诗、五言诗、四言诗和词的吟诵调,旁及古文的吟诵;让大家面对面地聆听吟诵如何表现人性、抒发喜怒哀乐,感受它的美感魅力。讲座现场陈先生传授吟诵应掌握的技艺特点:如何处理平仄声调,如何表现不同的情绪、风格,如何化用“词”的吟诵调,如何处理文赋的吟诵。
  讲座中,陈先生介绍了自己的吟诵经历。他的母亲是福州文学和音乐的“才女”,给他这方面的基因,给他爱与美的教育。因此他文学和音乐皆通,创作和吟诵兼善,中国作协、中国音协两边都当会员;从小时到今天的90岁,毕生与吟诵相伴。他是福州各种优美吟诵调的集大成者,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出版了自己的吟诵专集;通过举办许多吟诵讲座和吟诵示范表演,成功地向社会推广吟诵艺术。因此,他成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诗词吟诵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华吟诵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他的优美吟诵调广受欢迎,有“陈氏吟诵调”之称。去年暑期他应邀到北京的首都师范大学和广州的中华吟诵广东中心讲授诗词吟诵以培养吟诵讲师,卓有成效;回省后又在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州大学开设吟诵讲座。今年应邀到“美国中国艺术节”的纽约“中美之夜”晚会上表演诗词吟诵节目获最佳表演特殊贡献奖,演出实况上了中央电视台。
  【第六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名家讲座】
  时间:2014年11月8日晚7:30-9:00
  讲座题目:《书院在中国的命运》
  主讲:刘海峰(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地点:筼筜书院讲堂
  2014年11月8日晚7:30,【第六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名家讲座】正式开启,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刘海峰院长讲座《书院在中国的命运》。“海峡两岸国学论坛”由厦门筼筜书院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于2009年创办,并联合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等相关单位合办。论坛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核准,作为海峡两岸国学领域高端学术交流的重点活动项目,每年举办一届,有计划地对国学经典进行系列研讨交流。2014年度“第六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联合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定于2014年11月21日-23日在厦门筼筜书院举办,意以“经典传承与文化发展--儒道经典的核心价值与当代文化建设”为主题,邀请海峡两岸学者与书院同道深入探讨交流儒道经典核心价值的现代诠释,传统文化传承与当代文化发展。本次论坛期间举办数场名家讲座,满足市民与名家近距离接触学习的愿望。
  此次刘院长从“书院”二字出发,讲述在千年历史上书院的产生、发展、变化到消亡的过程。在一千多年历史上,书院大部分时间都是藏书出书、进行教育活动和发展文化的场所,虽然也有其局限,但总体而言,书院的积极意义还是主要的。书院之名,始于唐玄宗时的丽正修书院和集贤书院,当时的集贤书院已有教学活动,但真正作为后世书院起源的书院,则始于唐后期兴起的私人读书。宋明之间,一些著名的书院成为宋明理学的策源地和大本营。到清代,书院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不仅数量众多、层次分明,而且范围广泛、影响深远。
  伴随着“国学热”,近年来复办或新办书院也成为一种热潮,现代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是新办书院应该思考和直面的问题。所谓书院改制,不仅是改掉书院之名,其实就是废止书院制度,教育的重心从中学转轨为西学。书院在中国的命运可以说是跌宕起伏,明代有四次撤毁书院的举措,清末有改废书院的事件,但民国时期就有一些人作过复办书院的尝试,现今中国又有40余家新办书院。
  书院与科举可以说都是中华文明的产物,是在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1901年9月14日,清朝政府下令全国所有书院一律改为学堂,从此,在中国历史存在上千年、曾经起过重要作用的书院便失去了制度根基。书院与科举被废止的时代,可以说是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发生剧烈冲突的时代,实际上也是传统的农业文明逐渐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取代的时代。时至今日,作为制度形态的书院虽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作为建筑形态的书院,则在东亚世界还有广泛的存在,不少地方都还能见到一些书院旧址,或修复了一些书院。现代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是新办书院应该思考和直面的问题。
DSC_3041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9/20 09:13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