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个园
发布日期:2010-04-01 作者:中国公园协会
夏景
夏景夏景位于园之西北,东与抱山楼相接。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远观舒卷流畅,巧如云、如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似洞穴。山上古柏,枝叶葱郁,颇具苍翠之感;山下有池塘;深入山腹,碧绿的池水将整座山体衬映得格外灵秀。北阴处有一涓细流直落池塘,叮咚作响,池中游鱼嬉戏穿梭于睡莲之间,静中有动,极富情趣。池塘右侧有一曲桥直达夏山的洞穴,洞之幽深,颇具寒意,即使炎热的夏天,人们步入洞中,顿觉清爽。盘旋石阶而上,登至山顶,一株紫藤迎面而立,游人悠游其间忘却了无尽的烦忧。
秋景
秋景经过抱山楼的“一”字长廊,园之东部便是气势雄伟的秋景,相传出自清代大画家石涛之手笔。秋景用黄山石堆叠而成,山势较高,面积也较大。整个山体分中、西、南三座,有“江南园林之最”的美誉。黄山石呈棕黄色,棱角分明,如刀劈斧砍。整座山体峻峭凌云,显得壮丽雄伟。进入山腹,如入大山之中,险奇之处随时可见。中峰高耸奇险,下有石屋,可容十几人,内设石桌、石凳、石床,通风良好,四季干燥,颇具生活意趣。沿腹道攀援而上,至山顶拂云亭,顿觉心胸开朗,满园佳境,尽收眼底,正所谓秋山宜登者也。尤其是夕阳西照,使整座山体洒上一层黄金,这时你才能领略造园者将此山面西的道理。
冬景
冬景造园者将冬景安排在南墙之下,背靠高墙几乎终年不见阳光,远远望去似积雪未消,地面用白石铺成。冬山用宣石(石英石)堆叠,石质晶莹雪白,每块石头几乎看不到棱角,给人浑然而有起伏之感。造园者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将假山堆叠得如一群狮子,远观似一头头雪狮欢腾跳跃,憨态可掬。南面高墙上有二十四个风音洞,后面的巷风袭来,时而发出呼啸之声。造园者不光利用“雪色”来表现冬天,还巧妙地将“风声”也融合到表现手法中去,令人拍案叫绝。山侧的几株腊梅烘托出冬天的严寒。正当人们面对端庄、静穆的冬景,感叹一年终了之时,蓦然回首,发现西墙上有一洞窗,露出了春景一角,似乎在向人们招手,暗示春天又将来临。
园林艺术
园林艺术是人们追求美的户外空间,个园设计者将四季假山设置在一园之中,人们可以随时感受四时美景,并周而复始,颇具“壶天自春”之意。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是极为少见的。个园的历史与著名的“扬州八怪”几乎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此园品位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趣和文化特征。目前扬州市政府正在准备将个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楹联赏析
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
裕后有良图惟勤与俭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自古至今,人们都重视读书的重要性,而“耕读传家”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一个一等一的大盐商,能够有如个园的私人园林,内心世界是如此的平静。
可见古人财富确实来得真实啊!
秋从夏雨声中入,
春在寒梅蕊上寻。
月映竹成千个字,
霜高梅孕一身花。
此诗句点出了个园特色:四季景色和“个”的竹影。
何处箫场醉倚春风弄明月
几痕波影斜撑老树护幽亭
个园风情演绎的无与伦比……
朝宜调琴暮宜鼓瑟
旧雨适至新雨初来
上联比较平常,下联却很精彩。旧雨、新雨,分别指老朋友和新朋友,文字古雅而意味深长。
春夏秋冬山光异趣
风晴雨露竹影多姿
大门两边的一副对联,形象鲜明地概括了个园的整体特色。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汉学堂对联,看出主人对儿孙后代的教育十分重视。
这里的桌椅漆着暗红色的漆,中堂挂着一幅画,画的是竹(据说是扬州八怪郑板桥所作,画的两边写着这样一副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