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于山风景区

发布日期:2009-12-18  作者:中国公园协会
  于山风景区位于福建省省会城市福州的市中心,自古就是福州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内乌山、屏山鼎足而立,面积11.96公顷,形似巨鳌,最高点鳌顶峰,海拔58.6米。相传战国时古民族“于越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至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了。景区内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性构筑物、古树名木、摩崖题刻等。山上怪石嶙峋、林木参天、景色秀丽、植被丰富,历为游览胜地。主要景点有戚公祠、榕寿岩、补山精舍、影雕长廊、状元亭、平远台、狮子岩、炼丹井、九仙洞、吸翠亭、兰花圃及白塔寺、大士殿、九仙观等,戚公祠内现有戚继光抗倭、蔡廷锴抗日、郁达夫爱国等史迹展。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市委、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于山景区实施整治改造工程,并于1999年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成为游览、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在城市景观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u=2691247231,3591376719&fm=23&gp=0
  汉代有临川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修仙,于山故又名九仙山。闽越王无诸曾于九月九日在这里宴会,因名九日山。于山还留下了与众多名人有关的事、物,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人文价值突出。自唐宋起,于山就是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文化聚集的宗教名山,其西麓的白塔寺始建于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距今已一千多年历史;东麓的天君殿为于山最大的庙宇,建于宋崇宁三年(1104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曾在此举行隆重的启航仪式。于山作为风景旅游胜地,另一特色就是遍布全山160多处的摩崖题刻,篆、隶、楷、行、草各臻其妙,历代文人墨客,雅好诗书,依恋山水,留下大量写景抒情的崖书石文,成为福州人文一大景观。于山景区植被资源丰富,植物种类多样,小松鼠和鸟类在生态环境下繁衍和栖息状态良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始终是福州城市山体景观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性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