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金殿名胜区

发布日期:2014-09-04  作者:中国公园协会
    昆明市金殿名胜区、昆明园林植物园座落在昆明城东北隅鸣凤山(又名鹦鹉山),占地面积1773亩。鸣凤山东临金殿水库,南接中国'99世界园艺博览园,西南邻穿金路与昆明城区连接,北有金黑公路、昆曲高速公路。鸣凤山山势嵯峨,"九龙奔朝,双凤联翼",松柏苍翠,殿阁巍峨,空气清新,"一半青山一半云"。明代"鹦鹉春深"为昆明一景,清代称"鸣凤胜境"。1992年评选昆明十六景,一山具二景:"金殿钟鸣"、"鸣凤山茶"。
  金殿,又名铜瓦寺、太和宫,座落在鸣凤山巅,座东向西,历史上是云南著名的道观。"太和宫金殿",1982年2月23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云南、巡抚陈用宾仿湖北武当山太和宫形式,在鸣凤山创建吕仙祠、太和宫、三元宫3组道观建筑群。建一,二、三天门,太和宫内筑紫禁城,铸铜建北极真武殿,铜殿为单檐硬山铜殿。
  明崇祯十年(1637年),云南巡抚张凤翮将铜殿迁宾川鸡足山天柱峰。
  清康熙十年(1671年),平西王吴三桂重建现存这幢重檐歇山铜殿,供奉北极真武铜像。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太和诸宫部份建筑毁于兵燹。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进行大修。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七月二十三日,昆明地震,太和宫部份建筑被毁。道光十六年(1836年)、二十八年(1848年),两次重修紫禁城、天门及诸宫楼阁。 清咸丰七年、八年(1857、1858年),三元宫毁于兵燹。清同治五年(1866年)至光绪十六年(1891年),历次对太和宫进行过修葺。1918年辛亥护国将领庾恩旸葬于三元宫遗址。
  1950年至1958年先后隶属昆明市文教局、建设局和文化局管辖。1958年成立昆明市园林局,金殿名胜区移交园林局管辖。
  1966年,太和诸宫遭"扫四旧"劫难,神像被毁,殿阁倾圮,荒烟蔓草。1968年划属昆明力车胎厂作宿舍区,1970年由昆明市城建局收回。1978年恢复园林局后,金殿名胜区由园林局管辖至今。
  1950年至1975年,金殿名胜区设"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党组织关系隶属黑龙潭党支部。有职工3至5人,由名胜区管理的道人、道姑3人。管理范围东至石瓦沟箐,西至迎仙桥,南至栗花箐,北至羊清河(金殿水库),总面积约1200亩。有不少属金殿的山地被农民自由耕种,山界林权不清。
  1976年,金殿名胜区组建党支部。到1977年底,职工增加到13人。
  1972年至1983年11年间,昆明市城建局、昆明市园林局,逐年维修3座天门及棂星门,重建雷神殿、老君殿、三丰殿,修葺钟鼓楼、魁星楼,翻修环翠宫,修筑达太和宫公路……工程之浩大,持续时间之久,为历次维修所不及。
  1983年新建鸣凤山顶之钟楼,总投资27万元,1984年10月1日开放。
  1983年至1986年,先后征用五家村、云山村轮歇地、山林地273亩,收回被农民耕种的山地,依据历史档案,划定金殿名胜区山界林权,总面积达1773亩。
  1984年至1991年,建设"昆明园林植物园"。昆明园林植物园规划面积500亩,12个专类花卉园区,其中茶花园占地150亩,系中国最大的山茶花专类园;杜鹃园占地60亩,以种植云南杜鹃为主。
  金殿名胜区内,古树名木众多。紫禁城内的紫薇、梧桐、银杏,紫禁城西门外的茶花,均植于明代。庭院内外,大量扁柏、银杏、梧桐、罗汉松、刺柏都是明清古树。老君殿南侧,有一株云南省最大的麻栎树。风景林内,大量云南油杉都是百年以上的古树。
  1997年至1999年,为迎接世界园艺博览会,政府投资2000万元,单位自筹300万元,大规模进行整治修建,金殿名胜区园容园貌焕然一新。
  一、一二三天门
  鸣凤山麓,有羊清河由东至西绕鸣凤山,转南注入金汁河。1958年建金殿水库后,河水干涸。跨羊清河,明万历年间陈用宾建单孔石桥,名迎仙桥。过桥入山,竖一座四墩三门石牌坊,正面坊额"鸣凤胜境",背面坊额"玉虚孔衢"。石坊东面,有明代陈用宾所立"唐高风正节吕真人洞路"石碑。
  过胜境坊,沿石阶登山到太和宫山门,240多米的松荫石级曲径上,建筑3座"天门"牌坊,"天门"均为四墩三门。一天门保持明代建筑风格,柱抬梁无斗拱;二天门和三天门斗拱装饰,雕梁画栋,巍峨轩昂。
  1998年新开辟金殿西门,位于鸣凤山西麓,石阶蹬道逶迤而上,连接二天门。西门系三重檐四墩三门琉璃牌坊,巍峨壮观。
  二、环翠宫
  鸣凤山,太和宫居中,北面山腰悬崖之上为环翠宫,即明万历年间始建的吕仙祠。环翠宫是一组四合院建筑群,大殿座南向北,东西厢房为两层民居式木结构建筑,北面门楼为歇山戗角屋面,二层木结构建筑,与厢房迴廊相通。前殿系"慈航殿",楼上为中国道教历史展览;大殿供奉道教三清、玉皇、吕真人等神像。
  三、太和宫景区
  1、太和宫山门、甬道:太和宫山门,是五间厅琉璃瓦屋面歇山门厅,红墙黄瓦,系1978年在原址重建。"太和宫"匾系清光绪甲午年(1894年)遗物。山门外八字墙上,重拓明代书法家所书"鹦鹉春深"4个大字,笔锋圆润丰满,为书法珍品。进山门,是斗拱飞檐,宏伟轩昂的四墩三门牌坊--棂星门。棂星门悬挂一幅隶字联:
  天台高百尺,东林竹舞,一半青山一半云;
  帝道满三千,上谷龙飞,无双玉宇无双地。
  入棂星门,一方宽敞庭园,南北为对称的陈列室,即原雷神殿,1978年重建后辟为"金殿博览"和"昆明揽胜"展览馆。
  由甬道向东,上石台阶,即为明万历年间所筑紫禁城。城座东向西,西门为正门。城西门外两侧,对称建有四方重檐琉璃屋面的钟鼓楼,鼓楼前石砌花坛有明代茶花--狮子头一株,钟楼前花坛有白玉兰一株,两边各有一株古刺柏。
  紫禁城西门上,建有重檐歇山魁星楼,楼上有木雕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