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国际交往>丹麦、芬兰低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考察报告
内容页

丹麦、芬兰低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考察报告

添加时间:2011-11-14    作者:中国公园协会
   (四)城市文脉多元,资源丰富、风貌独特、底蕴深厚。
  北欧的城市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尽可能地将自身的历史文化风貌完整地保存和展示出来,每一座城市都仿佛是一个天然的博物馆,无论是气势恢弘的市政厅、风格别具的教堂、清幽典雅的古老广场,还是坐落在小巷中淳朴淡然的名人故居,城市的文脉都清晰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既是在观看凝固历史、又是在欣赏伟大艺术。这些城市体现了欧洲古城的浪漫情调,又充满了国际化都市的韵味,赫尔辛基市每年都定期举办“西贝柳斯节”等多种艺术节和艺术比赛。北欧城市的喷泉雕塑充满诗情画意,赫尔辛基西贝柳斯公园内的西贝柳斯纪念碑,由600余根白色不锈钢管组成,外形酷似一架大型管风琴。哥本哈根的杰芬喷泉,外部是一个花环形的水池,中间竖立起一座巨大的圆石墩,其上一位半身袒露的女神,驾驭着四头牛正垂头猛力拉引,神态引人入胜。哥本哈根郎厄里尼港边海滨公园的“美人鱼”青铜像,高1.5米,基石直径1.8米,坐在海中石头上的小美人鱼,终日面色沉静地凝视着身下海水。哥本哈根市政厅一侧竖立的安徒生雕像,头戴绅士高帽,脖子上扎着领结,身着燕尾服悠然地坐着,左手持一根木杖,右手握一本书,曾周游世界的双膝已被无数游客抚摸得锃亮。这些丰富多彩、寓意深刻、历史悠久的城市雕塑,已经成为北欧城市的标志。
  二、体会与启发
  学习借鉴北欧的低碳园林城市建设经验,就是要以最少的地、最少的水、最少的钱、选择对自然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园林绿化新模式,创造出最适合人居的城市环境。
  (一)倡导绿色、生态、自然生活。
  北欧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这些国家冬季阳光难见,他们特别喜欢阳光。每天下午四点多钟下班、每周上四天半班,因而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享受阳光、交结朋友、品味生活。挪威人酷爱运动,随处可见跑步健身、骑自行车锻炼的人。虽然国家最富,但是从不鼓励私人买车,对汽车征以重税,专门施划自行车道。这样减少了城市拥堵,保护了环境,还强壮了国民体质。
  (二)坚持适地适树、宜草则草原则。
  在北欧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道路两侧林木茂密,郊区草地、麦田黄绿相接,满目绿意。北欧国家如此之高的绿化覆盖率,城市中如此之多的大树资源,除了有效的保护,最重要的就是乡土植物的广泛应用。绿地草坪不需要进行太多的人工养护和管理,仅作简单修剪,这与当地较好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的管理理念是分不开的。图尔库市大约400公顷公园绿地,所有养护费用仅600万欧元(每平米折合10元人民币)。北欧存在大面积的树林草地,绝对是因为北欧雨水丰沛、不用浇水而人工又贵的原因,任何一片草地上都没有中国常见的喷灌,养护管理成本相对低廉。中国城市普遍缺水,特别是北方城市,要节俭、降耗、保护资源,首要的就是选好绿化材料,大量应用乡土植物;其次是推广使用集水技术和中水技术,加强雨水回收利用,道路广场采用透水透气铺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