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本站首页 > 园林知识问答 > 正文

老上海逸闻 | 也说中山公园的牡丹渊源

发布日期:2015-04-22  作者: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

以下为【纯文字版】,请点击查看【完整图文版】

  最近,来中山公园观赏牡丹可谓正当时!
  说起这中山公园牡丹的渊源,要从上海的一条马路说起。
  对的,就是这条“法华镇路”

一、法华镇的由来
  古时候流淌着一条法华浜(也称李漎泾、漎溪),曲折蜿蜒十余里,北接吴淞江,南通肇嘉浜(今肇嘉浜路)、蒲汇塘(今蒲汇塘路)。起初两岸人烟稀少,只有过往的船夫在此歇脚。北宋开宝三年(970年),法华浜北岸造起法华禅寺(今法华镇路525号);崇宁元年(1102年),南岸造起观音慈报禅院,后来改名观音禅寺(今新华路650号)。寺院的建成,促使人口向这里靠拢,慢慢聚为村落,并叫做法华巷。
  南宋高宗赵构建都临安(今杭州),许多北方富户移居法华巷,宅院、商肆皆以法华禅寺为中心,沿法华浜东西两侧扩展。于是,这里出现集市,吸引了附近乡民和外埠小贩;而上海县,直到元初才诞生。所以,民间流传着“先有法华镇,后有上海城”之说。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法华镇仍基本保持古镇风貌,沿街商铺林立,其中不乏茶馆、南货店、中药房、酱园、浑堂(浴池)、棕绷店、铁匠铺、箍桶摊等;沿河店铺通常把木桩打入法华浜,一半建在河上,俗称“河浜房子”。由于长期的壅塞,法华浜几近断流,早已肮脏不堪,以致民谣中有“龙华的桃子,法华的蚊子”之语(意为这里的蚊子像龙华水蜜桃一样出名)。在此情况下,1958年春用了一个星期,在荒地取土填平法华浜,拓筑全长近一千八百米的法华镇路,它东起淮海西路,穿越番禺路、定西路,西迄延安西路;那取土挖出的巨坑,后来就成为天山公园(初名法华公园)的人工湖泊。
  这是法华镇的由来。那么,和牡丹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法华牡丹李氏良,远近人称小洛阳”
  昔日宋室南渡,不少洛阳花匠迁徙于法华浜沿岸,带来了名扬天下的“洛阳牡丹”,并加以悉心栽培。这些花匠经过不断实践,熟练应用以扬州芍药根系与“洛阳牡丹”花芽嫁接的方法,即取粗细适中的砧木,在选好接穗后进行插入式嫁接,或进行一刀式嫁接;在他们的反复尝试中,一种以盆栽为主的牡丹精品——“法华牡丹”脱颖而出。民国《法华乡志》记载:“法华牡丹”虽“初传自洛阳”,但“与洛阳不同,宜植沙土,移他处则不荣”,“必取法华土植之”。由于法华镇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优于沿海地带,“法华牡丹”得以持续繁衍。因而,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称:“法华镇之牡丹,相传自宋即有之。”
  明清两代,许多士绅陆续在法华镇兴建宅第,为了营造富贵气氛,竞相在宅院内引种牡丹,使之声誉日盛。那时,法华镇的私家园林以东园(也称漎溪园,在东镇)、南园(在法华禅寺南)、西园(在观音禅寺东北)和北园(也称丛桂园,在今延安西路1448弄)最为著称,它们皆大量栽植牡丹,“栽接剔治,各有其法”。邹弢的《漎溪八咏》中,有一首《殿春花墅》这样咏东园:“繁华占断洛阳春,国色天香异等伦。乡俗当年夸富贵,如何此日不骄人”;并附注曰:“殿春即牡丹,法华古镇有牡丹六十余种,传自洛阳。清乾嘉年间,漎溪园为尤,盛花开满畦”,“园主必张筵宴,邀请缙绅辈为雅集”。
  据考,负有盛誉的山东“曹州牡丹”,当年可能也对“法华牡丹”产生过一定影响。至乾隆、嘉庆年间,法华镇成了观赏牡丹胜境,“每逢谷雨春和候,只听人人说法华”;牡丹研究专家计楠在《牡丹谱》中收录百余种牡丹名品,而“法华牡丹”就占了四十八种。若论栽培规模,李氏的东园独占鳌头,该园“尤多异种”,罗致的牡丹最名贵者为“紫金球”、“碧玉带”,其他珍品尚有数十种,有些“可值万钱”,怒放时“五色间出”、“大如盘盂”,“游赏者远近毕至”。
  “法华牡丹”的名气也传到海外,在1843年至1845年,英国皇家园艺协会派遣采集家罗伯特·福琼来上海,引种了一批牡丹,但未能成活;此后,他再度抵沪,终于成功引种了三十余种牡丹。正因“法华牡丹”驰誉遐迩,秦荣光的《上海县竹枝词》谓:“法华牡丹李氏良,远近人称小洛阳”。
  说了半天还只是法华牡丹,和中山公园有什么联系呢?

三、“名园聚处”的衰落,中山公园的兴起
  法华镇作为牡丹重要产地之一,曾被前人笔记描述成“名园聚处”。但是,由于法华镇是上海县城与太湖流域各地之间的交通要冲,近现代遂成“兵家必争之地”。上海小刀会起义时,义军曾挺进法华镇,击败疯狂抵抗的民团,在镇内广誉堂(今法华镇路661号)设后勤机构;太平军三次进攻上海期间,均曾在法华镇一带驻扎;1924年秋,齐燮元与卢永祥为争夺上海地盘发生军阀混战,浙沪联军数百士兵曾住进法华禅寺,搞得镇内鸡犬不宁;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军侵占法华镇,大肆烧杀掳掠,百姓遭遇空前的劫难。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硝烟弥漫,法华镇民生凋敝,法华禅寺破败了,观音禅寺沉寂了,多数园林荒废了。
  1958年春,仅存的一些“法华牡丹”因生存空间局促,在填浜筑路时被保留于中山公园,其栽培技术也由园艺师不断口传心授。后来,法华禅寺遗址西边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分部,东边成为服装厂,观音禅寺遗址转让给化纤厂。至此,“名园聚处”已难觅踪迹了。
  而中山公园在解放后,辟建了牡丹园,延续了法华牡丹的历史脉络,并使法华牡丹文化在中山公园得以发扬光大,成为上海市区花期盛会的热点。
  1956年,在原有的园林风格上,将园内始建于1916年、1934年中国式凉亭迁移至现址,改名为“牡丹亭”。同时园地扩展约4千平方米,筑成大小15处牡丹花坛,并从菏泽、豪州等地引进30多个品种、300余株牡丹,再现了昔日法华牡丹的富贵风采,成为解放后上海市最早建成的牡丹观赏园地。
  牡丹园内深处是绿树围护的牡丹亭,牡丹夹道而立,含苞怒放,各展风姿,园道两侧则绿草如茵,映衬得号称“花中之王”的牡丹格外富贵。园内除种植牡丹外,还配植芍药、贴梗海棠、山茶花、杜鹃等数十种花灌木,花色各异,疏密相间,形成特色鲜明的庭园景色,大有昔日“殿春花墅”的古风遗韵,成为上海市民观赏牡丹的绝佳去处。
  这些就是中山公园牡丹的渊源。每年四月,牡丹园内一朵朵牡丹雍容华贵,端庄典雅。“小洛阳”的辉煌在中山公园内延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