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应提倡近自然经营的建设管理原则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方法
园林绿地养护管理中应充分体现近自然经营理念。大型公园中部分区域需采用封闭管理,以逐渐培养当地植物、动物生态系统。公园地被结合自然与人工的设计理念,大面积使用自然野生地被,采用园林化管理。分级分类管理则是,依据绿地的乔灌比,植物种类、数量等将绿地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管理办法,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使绿地建设和养护管理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
3. 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应以注重科学规划并有效实施为保障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由多种城市绿地形式构成,规划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则是得以实现多种绿地形式的根本保障。因而,在重视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应首先注重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吸引公众参与,满足市民各种不同的需求;其次,还应在继承中发展个性化的风格,在景点处理、树种选择等方面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等实际情况进行,突出地方特点和风格,同时加强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保护;第三,为城市园林绿化未来发展留足空间。这也是代表团此次加拿大之行访问交流印象最深的一点。规划的基点是现在,目标是未来,检验的标准是实践。由于今天的知识和科技手段的局限性,对未来的判断和预测可能是脆弱的、模糊的,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在规划中一定要“留白”,要预留非建设用地用于规划未来城市的绿地系统。在这方面,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很早就得以应用。如1883年,景观设计师克里夫兰得为美国波士顿市做规划,他让决策者在郊区购买大量土地用以建立一个公园系统,这是为50-100年之后规划的,如今100年过去了,城市已经扩大了几倍,但这块土地却成为城市中间的一个宝贵的绿地系统,它就是至今成为波士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应用较少。但随着我国城市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城市规划已显现诸多弊端,在规划中“留白”已刻不容缓。
三、我国在城市公园建设和管理上与国外的差距
1.设计理念: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是城市公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可持续性设计或生态设计是实现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的有效途径,即采用“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许多技术难题有待解决,比如植物需水信息采集及精量控制灌溉技术等。
2.管理方式:公园是一种公众资源,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它自身特点决定了公园的滥用成为其难以克服的问题。由于无法限制游客对它的使用,所以难免会造成公园设施损毁增加,卫生问题越来越突出以及维护成本增高等问题。在这方面,加拿大等国,一般通过公园主管部门教育、示范、处罚,政府部门印发宣传材料和组织讲座等形式对公众进行教育,另外,根据公园的承载力进行测算,当游客人数临近这一指标时,采取措施积极分流,限制超员。这些方法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还有待加强。
3.配套服务:随着公园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公园内的环境卫生是否及时清理的问题,相关供游客休憩、停车、就餐等配套设施是否齐备等问题成为游客关注的头等大事。我们在这些方面关注不够,致使游客抱怨不断,我们自己也在抱怨人手不够,管不过来。而加拿大等国,他们采取了自愿者服务的机制。公园内随处可见志愿者在修建草坪、清理垃圾。正是由于他们的参与,政府的难题才得以解决,同时又为游人提供了方便。
通过这次考察,使我们对美国、加拿大城市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收获颇多。下一阶段,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其成功经验,使我们的城市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再上新台阶。
中国公园协会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