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资金多元。澳新两国的绿化资金来源多元化,公共绿地的绿化与维护一般由政府的税收出资,其他的所有绿化都由社会资金承担,本着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实施。并且鼓励全民绿化,如果私人用地被用于绿化,政府还将给予奖励。近年来,澳大利亚每年的环境保护建设投资
都超过85亿美元,约占GDP的1.6%。新西兰城市公园建设由政府投资或通过其它渠道筹资建设。公园一般均不收门票,完全是敞开地供居民方便利用。城市公园、绿地的维护管理费用,由每户居民每年缴纳40新元供管理部门使用。
4、养护精细。澳新两国科技在城市公园绿地管护中的应用比例较大。在社会公司专业化水平、管护人员业务素质、植物新品种的应用、机械设备应用等方面水平较高,确保了公园绿地的管护管理始终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澳新两国绿化养护工作处处体现出精细化;草坪修剪定时定期,
干净整齐;新栽树木用PC板围合,呵护备至;行道树的浇水用预埋管渗漏,节约省事;对喜湿的植物还安装了高杆喷水器在植物的群落中定时喷水;树穴及裸露的绿地被铺上木屑,既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保持生态平衡;干道的树木有铸铁作的树穴保护措施,坚固美观等。由于精心的养护管理,使公园和绿地更加显得整洁美丽,环境更显得清新、舒适。
5、管理高效。澳新两国公园管理人员数目不多,但素质较高,他们要承担保护和研究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为游人提供服务的责任,在居民人人参与,普遍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当然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将更高,其岗位在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上都应该是高标准的。
6、设计自然。澳新两国的绿化讲究城市向自然延伸,自然向城市渗透。城市外围看不出明显的界限,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在林中。所以每一块地段的绿化设计就不会是独选一种景观,而是充分运用已有的土地资源进行提炼加工,适当地予以调整即可,呈现出来的景观,少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在所有绿化形式中,用得较多的是自然式疏林草地,在成片的绿地上点缀着自然分枝的大树,可游可赏,很是美丽。
7、全民参与。发动全民参与园林绿地建设,是澳大利亚政府推进园林建设工作的基本做法之一。在堪培拉每个新建房户都可得到一份市政府的丰厚的“绿礼”,并在新居落成之日由志愿者免费为主人栽培树木。社会化程度高,采用义工方式,自己管理自己服务。在政府的积极扶植下,每户屋前屋后都有花园,并且有法律规定要维护好。城市中无数小型的家庭花园和公园、街道绿地,一同装扮、点缀着城市,并且与街道上的行道树连成网络,辐射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形成风景如画的城市风貌,给人们以清新的感觉;舒适、优美的享受;人与自然最大的和谐。也正是这些遍布城区成千上万的小花园,组成了堪培拉这座大洋洲的大花园。另外每年秋季堪培拉都在全市评选年度“绿奖”,由市长亲自向为城市绿化做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颁发奖品和奖金。评奖范围广泛,如庭院奖、草坪奖、花园奖等,获奖者均由市民投票选举产生。这一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绿化工作,使绿化年年翻新换样,城市年年变幻面孔。我们在澳新两国耳闻目睹,市民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德,非常文明,特别是不见天不能抽烟,不能驱逐小动物,更不能打鸟,否则可能会招致白眼或训斥,甚至于警察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