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我国园林绿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澳大利亚、新西兰园林绿地建设和管理的做法,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党和国家己将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按照中国国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我国的园林绿化工作搞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
1、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与环境保护、市容管理结合起来,综合地改善城市面貌和环境质量,并从立法、用地、规划建设、维护管理和资金渠道等方面加以保证。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城市绿线管制的重要内容,要按规定科学合理地规划各类公园,并完成绿线划定工作。各类公园绿地设计,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管理规定和审查审批程序,弘扬我国园林艺术,突出地方特色。
2、完善法制建设。要研究制定出台完善的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城市园林绿化的法制体系。特别是要尽快修订《城市绿化条例》,制定城市公园管理法规,制定出台和完善园林绿化各类行业技术规范规程,建立健全专群结合、建管并举、管养分工的机制,并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治绿、依法行政,强化长效管理,坚决查处侵占绿地、乱砍滥伐树木和破坏绿化的行为,巩固发展绿化成果。
3、强化政府职能。要深入学习领会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全面贯彻落实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公园管理工作的意见》(建城【2005】17号),尤其要进一步明确城市公园的性质、地位、功能,城市各级政府要把城市园林绿化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把园林绿化事业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和德政工程、窗口工程来抓,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推动经济发展。公园建设和管理费用应当列入政府财政预算。要坚持“规划建园”,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吸收社会资金,要探索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资金渠道的新路子。要深化管理改革,健全完善管理机制,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城市公园管理机构,稳定专业技术队伍。
4、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应充分利用园林绿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增加公众的参与意识,逐步引导公众对于环境的正确态度。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组织发动各级各部门和市民积极参加认建认养认管、爱绿护绿、义务植树等绿化活动,努力创建园林式花园单位、庭院,并加强社会参与的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机制。
5、加强公园建设管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搞绿化建设,建设各有特色的公园和城市绿地。不是将大小公园都千篇一律地搞成“综合性"公园,甚至塞满了亭台楼阁等各类建筑,建设与环境很不协调的大型游乐场所等,而尽可能少搞建筑,多留绿地,并严格控制和清理园内服务设施和个体摊点,以保证自然幽美的突出主要特点的游憩环境。并且要强化管理意识、精品意识,加大科技含量,引进科学先进的管理手段,组织重点园林绿化科技项目攻关和科技成果转让推广,加快引进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逐步实现园林绿地养护和花木繁殖技术的现代化。
6、加强培训,提高行业人员素质。这次出国考察,我们感触比较深的一点是,必须加大园林绿化工作者的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力度,不通外语,不识外文,不精业务,将成为对外交流的一大障碍。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搞好“文化建园”,加强城市园林绿化专业队伍教育培训,形成城市园林绿化中坚力量,注重引进各方面专业人才,提高园林管理者的文化科技水平,使全行业形成讲文化、重科技、上品位的风气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