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内容页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添加时间:2010-01-28  作者:中国公园协会

  5.0.11 置石
  置石还可以具有挡土、护坡和作为种植床等实用功能,用以点缀园林空间。置石比假山小,可以是孤石。
  5.0.12 掇山
  一般经过选石、采运、相石、立基、拉底、堆叠中层和结顶等工序叠砌而成。
  5.0.14 园林理水
  园林理水既包括模拟自然界的江、河、湖、海等自然式的水体景观,也包括人工提炼、抽象出的规则式的水体景观。
  5.0.15 驳岸
  按照断面形式,园林驳岸可分为整形式和自然式两类。
  5.0.16 喷泉
  原指泉的类型之一,其水受自然的压力向外喷涌。
  6 风景名胜区
  6.0.1 风景名胜区
  简称风景区。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法定地域。按照风景资源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环境质量和风景区规模、游览条件的不同,分为国家、省和市(县)三级风景名胜区。
  (1)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指经国务院审定公布的风景名胜区;
  (2)省级风景名胜区: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定公布的风景名胜区;
  (3)市(县)级风景名胜区:指经市、县人民政府审定公布的风景名胜区。
  6.0.2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我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相当于海外的国家公园,其英文名称是 national park of China。
  6.0.5 风景资源
  风景资源又称景观资源。
  6.0.8 景区
  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往往将整个地域空间划分成风景区--景区--景点--景物若干个层次,逐层进行规划。景区是对风景区按照风景资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览需求的不同而进行的空间划分。景区是仅次于风景区的一级空间层次,它有着相对独立的分区特征和明确的用地范围。景区包含有较多的景物,景点和景点群。
  它与旅游中景区的概念不同,旅游中的景区是对旅游区(点)或风景区(点)的一种泛称。
  6.0.9 景观
  景观包括下列含义:
  (1)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意同风光、景色、风景;
  (2)自然地理学中指一定区域内由地形、地貌、土壤、水体、植物和动物等所构成的综合体;
  (3)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指由相互作用的拼块或生态系统组成,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的一个空间异质性区域,是具有分类含义的自然综合体。
  园林学科中所说的景观一般指第一种含义。
  6.0.11 环境容量
  指环境对游人的承载能力。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生态的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在保持自身平衡下允许调节的范围;
  (2)心理的环境容量:合理的、游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容量;
  (3)安全的环境容量:极限的环境容量。